S口是serial接口的意思,也叫高速异步串口,主要是连接广域网的V.35线缆用的,就是路由器和路由器连接时候用的,可以用命令设置带宽,一般也就在10M、8M左右。F口是FastEthernet接口,叫快速以太网口,主要连接以太网(局域网),连接交换机或电脑,用普通的双绞线就可以连接,速率默认是100Mbps,可以用命令限速,但是不可能超过100Mbps。E口是Ethernet接口,叫以太网接口,主要连接以太网(局域网),也可用普通的双绞线连接,速率默认是10Mbps,现在新型的设备上已经把这个接口淘汰了。Console口,是路由器和交换机上一个必不可少的接口,控制口,这个接口是用来调试路由器的。另外有的路由器还有AUX接口,也是控制接口;G口是GigabitEthernet接口,叫千兆以太网接口,是连接以太网用的。速率为1000Mbps=1Gbps。 ps:Ethernet接口只有三层口才可以配置IP地址。可以使用display ip 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接口是否是三层物理接口。
漏洞等级采用CVSS 2.0标准的评分原则,对单个漏洞进行基本向量评分。CVSS : Common Vulnerability Scoring System,即“通用漏洞评分系统”,是一个“行业公开标准,其被设计用来评测漏洞的严重程度,并帮助确定所需反应的紧急度和重要度”。
CVSS系统对所有漏洞按照从0.0至10.0的级别进行评分,其中,10.0表示最高安全风险。
在CVSS系统中获得0.0至3.9的分数的低危漏洞仅可能被本地利用且需要认证。成功的攻击者很难或无法访问不受限制的信息、无法破坏或损坏信息且无法制造任何系统中断。示例:包括默认或可推测的SNMP社区名称以及OpenSSL PRNG内部状态发现漏洞。
在CVSS系统中获得4.0至6.9的分数的中危漏洞可被拥有中级入侵经验者利用,且不一定需要认证。成功的攻击者可以部分访问受限制的信息、可以破坏部分信息且可以禁用网络中的个体目标系统。示例:包括允许匿名FTP可写入和弱LAN管理器散列。
在CVSS系统中获得7.0至10.0的分数的高危漏洞可被轻易访问利用,且几乎不需要认证。成功的攻击者可以访问机密信息、可以破坏或删除数据且可以制造系统中断。示例:包括匿名用户可以获取Windows密码策略。
VISIO也适用如下方式:
3. 当然也可以直接是 Ctrl + Alt + V打开选择性粘贴选项卡 来选择其中某项来粘贴也是可以的
转:
word 2010中设置默认粘贴为 只保留文本粘贴 2012年12月21日 21:19:32 小龙王2010 阅读数 6786更多 分类专栏: Microsoft Office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zhaoxiatengkong_1/article/details/8365492 以前看书做笔记的时候 老老实实把重点和难点从键盘输入,现在需要看的东西多了,而且需要记的重点也多了,还采用一起那么完全靠输入,这个笔记就没有做了。 然后就改用Ctrl + C ; Ctrl + V 把一些重要的东西直接拷贝过来形成读书笔记, 但是发现粘贴的时候竟然是默认为保留源文本格式粘贴的,很多时候我都只要仅保留文本粘贴就很好了。那怎么办呢? 办法很简单,设置一下就可以了 解决方案
1. 选择设置默认粘贴项,然后调到高级选项卡
2.把 跨文档粘贴至从其他程序粘贴 全部设置成仅保留文本即可, 这样用Ctrl+V 就直接是仅保留文本粘贴了, 那要是想要粘贴源格式怎么办呢? 直接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就可以了
3. 当然也可以直接是 Ctrl + Alt + V打开选择性粘贴选项卡 来选择其中某项来粘贴也是可以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ibin6505/p/11454205.html
最近在写一个个人博客,结合markdown来写文章。可是如果只用markdown模块来写的话不能展示出代码块的高亮以及表格的格式。下面我们来看下如何使用markdown+pygments来高亮代码
下载相关包 pip install markdown pip install Pygments 生成相应的css代码 这个css代码之后要在前端引用
pygmentize -S default -f html -a .codehilite > code.css 将markdown转换为html
markdown转化html需要添加一些扩展,否则code.css不生效 extensions = [ 'markdown.extensions.extra', 'markdown.extensions.codehilite', 'markdown.extensions.toc', 'markdown.extensions.tables' ] body_html = markdown.markdown(markdown_content, extensions=extensions) print(body_html) markdown_content就是mardown的语法这里随便写一个python的代码块
结果输出
我们看到了生成了一串html的代码
创建html引入css
最后无论大家是结合django也好,flask也好都可以这么转换。
在新安装的Linux系统,我们配置的网卡可能是没有激活的,此时ping不通外网,下载包的时候也会报错。下面我们看看如何启动网卡。
1.首先获取root权限
输入su,再输入密码(密码是不显示的,注意小键盘有没有锁住),获取root权限后,输入提示符应当变成"#"
2.找到控制网卡的文件
键入指令cd /etc/ sysconfig/network-scripts
再键入ls,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如图,ifcfg-enp0s3和ifcfg-enp0s8就是我配置的两个网卡。
3.用vi指令进入编辑:
vi ifcfg-enp0s3 将ONBOOT=no 修改为ONBOOT=yes即可。修改完毕后输入“:”停止修改,再输入“wq”保存修改。
同理,第二张网卡ifcfg-enp0s8也进行相同的设置。
完成后,键入指令reboot重启虚拟机,网卡就成功启用了。
补充:
键入指令ifconfig可以查看网卡的信息:
其中inet后面的地址为IPv4地址,netmask为子网掩码。
键入指令nmtui可以修改IP和主机名:
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我的这篇博客的步骤2.5
calibre 是一款电子书管理软件,使用 docker 部署 linuxserver/calibre-web 时,在初始化界面需要输入 选项,但是不管怎么输入,都会报错:
DB位置无效,请输入正确路径 对应的英文报错为:
DB location is not valid, please enter correct path 截图如下:
google 上的搜出来的好多答案说是目录权限导致的,但是实际尝试后发现并不能解决问题。
自己一番瞎尝试之后捣鼓出了解决的办法,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其实是指定的目录下,不存在初始的数据库文件 metadata.db 导致的报错。
问题定位到了,解决办法就好找了,docker hub 上果然存在 linuxserver/calibre 镜像,这个镜像不是我们想要部署的 calibre-web,但是可以通过他初始化 metdata.db 文件出来。
执行命令:
# your-local-dir 是映射的宿主机目录,初始化完成后,metdata.db 文件就从这个目录里取。 docker run --rm -p:8080:8080 -p 8081:8081 -v your-local-dir:/config linuxserver/calibre 然后访问 8080 端口,按照初始化提示一路 next 就行了,注意默认的安装路径是 /config,千万不要更改,不然生成的 metdata.db 就不会出现在宿主机上了。
初始化完成后,从刚才的目录中取出 metdata.db 文件即可。
然后重新部署 linuxserver/calibre-web,在初始化界面中,只要设置的 Calibre 数据库位置 中存在刚才的 metdata.db 文件就可以啦。
映射到宿主机上的目录需要将权限设置为 777 !!!!!,不然上传书籍的时候会报没有写权限的错!!!
配置更新成功,点击登录按钮就可以愉快的进行下一步啦。
在vmware安装的ubuntu虚拟机,安装过程没有输入过root密码,导致进入系统后不知道root密码是什么。其实这是ubuntu系统处于安全性的考虑,屏蔽了用户在安装过程设置root密码,解决方法如下:
打开终端输入:sudo passwd
Password: <— 输入你当前用户的密码
Enter new UNIX password: <— 新的Root用户密码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 重复新的Root用户密码
passwd:password updated successfully
成功之后 su - root
输入刚刚设置的root密码后,即可成功切换到root用户。
vagrant up报错:
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executing VBoxManage, a CLI used by Vagrant for controlling VirtualBox.
The command and stderr is shown below.
本来虚拟机运行起来一直都是好的,突然有一天vagrant up就报上面的错,然后也启动不了,心想,啥也没干啊。于是重启了机器,还是不行,最后重新安装了 virtualbox,还是原先的版本,然后重启电脑,居然好了。
前提:
会简单的绘制柱状图
主要内容:
渐变的主要使用在https://efe.baidu.com/blog/echarts-3.2.0/中有介绍到:
itemStyle: {
normal: {
// 线性渐变,前四个参数分别是 x0, y0, x2, y2, 范围从 0 - 1,分别表示右,下,左,上。例如(0,0,0,1)表示从正上开始向下渐变;如果是(1,0,0,0),则是从正右开始向左渐变。
// 相当于在图形包围盒中的百分比,如果最后一个参数传 true,则该四个值是绝对的像素位置
color: new echarts.graphic.LinearGradient(0, 0, 0, 1, [{
offset: 0, color: 'red' //指0%处的颜色
}, {
offset: 1, color: 'blue' //指100%处的颜色
}], false)
}
}
设计图:
应用:
(一)首先编写简单的html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dir="ltr">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柱状图柱体颜色渐变(每个柱体不同渐变色)</title> </head> <style type="text/css"> *{ padding: 0; margin:0 auto; } .wrapper{ width: 1100px; height: auto; background: #262A36FF; } #container{ width: 960px; height:500px; margin-top:5%; /* background:red; */ } </style> <body> <div class="
回顾网站架构发展历程,网站架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向网站添加服务器的历史。只要工程师能向网站的服务器集群中添加新的机器,只要新添加的服务器能线性提高网站的整体服务处理能力,网站就无需为不断增长的用户和访问而焦虑。
一般说来,网站的伸缩性设计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根据功能进行物理分离实现伸缩,一类是单一功能通过集群实现伸缩。前者是不同的服务器部署不同的服务,提供不同的功能;后者是集群内的多台服务器部署相同的服务,提供相同的功能。
不同功能进行物理分离实现伸缩 网站发展早期——通过增加服务器提高网站处理能力时,新增服务器总是从现有服务器中分离出部分功能和服务,如下图所示。
每次分离都会有更多的服务器加入网站,使用新增的服务器处理某种特定服务。事实上,通过物理上分离不同的网站功能,实现网站伸缩性的手段,不仅可以用在网站发展早期,而且可以在网站发展的任何阶段使用。具体又可分成如下两种情况。
纵向分离(分层后分离):将业务处理流程上的不同部分分离部署,实现系统伸缩性,如下图所示。
横向分离(业务分割后分离):将不同的业务模块分离部署,实现系统伸缩性,如下图所示。
横向分离的粒度可以非常小,甚至可以一个关键网页部署一个独立服务,比如对于电商网站非常重要的产品详情页面,商铺页面,搜索列表页面,每个页面都可以独立部署,专门维护。
单一功能通过集群规模实现伸缩 将不同功能分离部署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伸缩性,但是随着网站访问量的逐步增加,即使分离到最小粒度的独立部署,单一的服务器也不能满足业务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使用服务器集群,即将相同服务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构成一个集群整体对外提供服务。
当一头牛拉不动车的时候,不要去寻找一头更强壮的牛,而是用两头牛来拉车。
以搜索服务器为例,如果一台服务器可以提供每秒1000次的请求服务,即QPS(Query Per Second)为1000。那么如果网站高峰时每秒搜索访问量为10000,就需要部署10台服务器构成一个集群。若以缓存服务器为例,如果每台服务器可缓存40GB数据,那么要缓存100GB数据,就需要部署3台服务器构成一个集群。当然这些例子的计算都是简化的,事实上,计算一个服务的集群规模,需要同时考虑其对可用性、性能的影响及关联服务集群的影响。
具体来说,集群伸缩性又可分为应用服务器集群伸缩性和数据服务器集群伸缩性。这两种集群由于对数据状态管理的不同,技术实现也有非常大的区别。而数据服务器集群也可分为缓存数据服务器集群和存储数据服务器集群,这两种集群的伸缩性设计也不大相同。
安装完MySQL数据库之后,再开机会提示如下内容。
每次重启都会出现这样的提示。这个错误可能是因为配置文件可能损坏或者MySQL服务器是虚拟的。
解决方案是:
1.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在地址栏输入 %AppData%\Oracle\MySQL Notifier\ (右键点击“开始”图标,出现“打开资源管理器”选项)
2.删除下面的settings.config文件,重启。
3.开机后有个提示,记得点YES。然后它会自动为你创建一个settings.config文件。然后就好了。
一般成体系的前端开发,会有UED给出具体的值,也会统一一个表达方式,所以开发不用关心值的问题。
但日常仍然会遇到很多表达方式的不同,尤其是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转换太麻烦,所以特别记录下不同的表达方式。
颜色是UI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color属性使用很频繁,比如文字(color)、背景色(background-color)、边框色(border-color)等。
这里只记录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所有支持的方式可参考 1:
方式样例说明颜色英文color:blue从css1~css3,支持的颜色种类越来越多了,具体可以参考 2 ;注意不同浏览器对颜色的渲染可能有所不同RGB值color:rgb(100,100,100)三原色:r代表red红色,g代表green绿色,b代表blue蓝色
括号中值依次为红绿蓝(每个值范围在0~255之间)十六进制color:#C3B2A1每个颜色占两位、顺序依次为红绿蓝;
* #CCBBAA可简写为#CBA 自用取色工具推荐:
查看常用色值:http://www.5tu.cn/colors/yansezhongwenming.html取色、色值说明:https://encycolorpedia.cn/。感谢进阶的JFarmer的分享(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896318/article/details/103393190) color属性:https://www.w3school.com.cn/cssref/css_colors_legal.asp ↩︎
color的固定名:https://www.w3schools.com/cssref/css_colors.asp ↩︎
css.extract
Type: boolean | Object
Default: 生产环境下是 true ,开发环境下是 false
是否将组件中的 CSS 提取至一个独立的 CSS 文件中 (而不是动态注入到 JavaScript 中的 inline 代码)。
同样当构建 Web Components 组件时它总是会被禁用 (样式是 inline 的并注入到了 shadowRoot 中)。
当作为一个库构建时,你也可以将其设置为 false 免得用户自己导入 CSS。
提取 CSS 在开发环境模式下是默!认!不!开!启!的,因为它和 CSS 热重载不兼容。然而,你仍然可以将这个值显性地设置为 true 在所有情况下都强制提取。
你可以直接
css: {
sourceMap: false,
modules: false
}
extract参数不加,照样可以抽离CSS,并且Style修改也能实时更新,修改要重启下项目配置才生效-0-
使用@change监听事件实时获取option值
<div id="app"> <select v-model="currentId" @change="change($event)"> <option v-for="(item,index) in productList" :key="index" :value="item.id" v-text="item.val"></option> </select> </div> var vue = new Vue({ el:'#app', data:{ productList:[ {id:1,val:"红茶"}, {id:2,val:"绿茶"}, {id:3,val:"茉莉花茶"}, {id:4,val:"龙井"} ], currentId:"1",//获取被选中的value值, 默认选中的是1 }, methods: { change(event) { var _this = this this.currentId = event.target.value; //获取option对应的value值 console.log("你的选择是"+this.currentId) }, } })
如果 你在服务器上 运行war项目 可以在tomcat 配置访问的:
tomcat 也贴出来吧!
一.tomca配置访问,需要更改配置文件server.xml ,如果找不到,自己好好找一下 一般在 tomcat/conf 这个目录下面
1.
截图:
2.
3.找到 <Host></Host> 这个标签
然后在<Host></Host>里添加<Context></>来实现映射功能 添加这一段:
直接放出来,你们可以复制
<Context path="/img" docBase="/img" reloadable="true"></Context> 然后就可以访问一下啦,图片访问成功
二 .配置nginx 访问ftp图片
1:进入配置文件的目录:
2;nginx的默认配置文件nginx.config
#user nobody; worker_processes 1;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_log logs/error.log notice; #error_log logs/error.log info; #pid logs/nginx.pid;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 '"
原因是需要修改env里面的API_DOMAIN里面的地址为接口请求的地址,这边请求的是IP地址加端口号,
所以需要修改成对应的IP地址就可以了
API_DOMAIN=192.168.1.86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ECharts仪表盘样式设置</title> <!-- 引入 ECharts 文件 --> <script src="echarts.min.js"></script> </head> <body> <!-- 为 ECharts 准备一个具备大小(宽高)的 DOM --> <div id="main" style="width: 250px;height: 250px;"></div> <script> // 基于准备好的dom,初始化echarts实例 var myChart = echarts.init(document.getElementById('main')); // 指定图表的配置项和数据 option = { title : { //标题组件 text: '920', textStyle:{ color: '#000', //文字颜色 fontStyle: 'normal', //字体风格:'normal','italic','oblique' fontWeight: 'normal', //字体粗细 :'normal','bold','bolder','lighter',100 | 200 | 300 | 400... fontFamily: 'sans-serif',//字体系列: 'serif' , 'monospace', 'Arial', 'Courier New', 'Microsoft YaHei', .
1、迈出第一步:npm安装 npm install --save js-md5 2、第一种使用方法 先需要引入: import md5 from 'js-md5'; 然后使用:
md5('aaaaa') 3、第二种使用方法 先使用vue原型转换:
import md5 from 'js-md5'; Vue.prototype.$md5 = md5; 然后在想用的地方这么写:
this.$md5('aaaaa') 4、第三种使用方法 在src目录下新建md5文件夹,文件夹下index.js代码如下
import md5 from 'js-md5' export default { install: function (Vue) { Object.defineProperty(Vue.prototype, '$md5', { value: md5 }) } } 在main.js引入
import md5 from '../md5/index.js'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Vue.use(md5) 然后可以在想用的地方使用啦:
this.$md5('aaaaa')
首先是我的项目目录结构
pom文件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projectlombok</groupId> <artifactId>lombok</artifactId> <optional>true</optional>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est</artifactId>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mybatis.spring.boot</groupId> <artifactId>mybatis-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2.1.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groupId> <artifactId>druid-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1.1.1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mysql</groupId> <artifactId>mysql-connector-java</artifactId> <version>5.1.47</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groupId> <artifactId>fastjson</artifactId> <version>1.2.38</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hymeleaf</artifactId> </dependency> 然后是配置文件,此处使用的是application.yml
server: port: 10000 spring: thymeleaf: prefix: classpath:/templates/ #检查模板位置是否存在 check-template-location: true #给URL后面后缀 suffix: .html servlet: content-type: text/html #模板模式 mode: HTML5 #开发时设为false 部署改为true cache: false datasource: driver-class-name: com.
首先你需要去“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一个账号并选择服务号,并点击“自定义菜单”
然后你就可以使用配置来配置你要的功能
跳转网页的项目简单搭建可详见我的这篇博客(springboot+thymleaf+Mybatis):
https://blog.csdn.net/qq_21537671/article/details/9971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