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为您服务!请参考以下步骤: 使用 cmake 创建一个工程,将 libtorch 添加到 CMakeLists.txt 中。 添加链接库和头文件路径。 添加源文件,包括 libtorch 源文件。 添加编译选项,如 c++ 版本、编译器等。 编译工程,如使用 make 或者 ninja 等。
你可以使用Springboot框架来搭建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可以利用Springboot的数据库连接工具来连接到你的数据库,并且可以使用Springboot的模板引擎来构建前端页面,以便用户可以浏览图书信息并执行相应操作。此外,你还可以使用Springboot的控制器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返回相应的结果。
使用 JavaScript 实现防抖函数的方法是:首先定义一个函数,并在其中定义一个定时器;然后在函数的末尾添加一个 if 语句,如果定时器存在,则清除定时器;最后在 if 语句外部添加一个定时器,在执行函数之后设定一个延时。这样,函数执行完毕后,延时过程中如果有新的函数调用,则取消上一次的延时,重新设定新的延时,从而实现了防抖函数。
我可以提供一些指导:1.首先,您需要使用Vue的响应式编程,以便维护页面的可交互性;2.为每个问题创建一个数据对象,其中包含问题的文本和4个可供选择的选项;3.使用Vue的双向绑定以建立用户的可视化操作;4.创建一个函数,用于跟踪每个玩家的响应;5.使用“setTimeout”函数来设置一个时间间隔,如果某个玩家在该时间间隔内未作出响应,则另一个玩家可以抢答;6.最后,使用Vue的条件渲染机制来实现答题结果的可视化显示。
很高兴为您服务,我可以向您提供一些有关编写平衡车C51代码的信息。首先,您需要安装一个编程环境,如Keil、IAR等,然后使用C51语言编写代码,最后将源代码编译、链接和下载到相应的微控制器中。此外,您还可以使用C51编写硬件设备驱动程序以控制平衡车的电机、传感器和其他硬件设备。
好的,我可以帮你写一段用 Java 输出 "Hello, World!" 的代码。
这是代码: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在 Java 中,我们通常会把所有的代码放在类中。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 "Main" 的类,然后在类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main" 的方法。这个方法是程序的入口,当你运行程序时,这个方法会被自动调用。
在这个方法中,我们使用了 "S
一、网络配置的基础知识 1.网卡 (1)查看计算机上所有的网卡
方法一:#ifconfig
yum install -y net-tools
方法二:#l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每张网卡的配置文件的命名格式都是“ifcfg-网卡名称”
2.网络配置文件 网卡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2
DNS配置文件:/etc/resolv.conf
主机名配置文件:/etc/hostname
3.查看网络参数 (1)查看ip地址、子网掩码、广播地址、MAC地址
方法一:#ifconfig
(2)方法二:# ip add
(2)查看网关地址
(3)查看DNS地址
如果你的Linux系统没有nslookup命令,那么八成是你没有安装bind-utils包。
直接#yum -y install bind-utils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4)查本机的主机名
#hostname
二、设置主机名 1.查看主机名 #hostname
2.修改主机名 (1)临时的,重启后恢复
#hostname [新主机名]
(2)使用nmtui修改主机名
注意,修改后需要重启hostnamed服务才生效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hostnamed
(3)使用hostnamectl修改主机名
#hostnamectl status 查看主机名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yangbing 修改主机名
(4)通过nmcli修改主机名
#nmcli general hostname 查看主机名
#nmcli general hostname yangbing 修改主机名
注意,修改后需要重启hostnamed服务才生效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hostnamed
三、 通过修改配置文件配置网络 1、切换到/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目录中(存放着网卡的配置文件)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Redis 缓存的实现需要以下步骤:
安装 Redis:首先需要在你的系统上安装 Redis 服务器。
连接到 Redis:使用 Redis 客户端连接到 Redis 服务器。
将数据存入 Redis:使用 Redis 客户端操作将数据存入 Redis 服务器。
获取数据:使用 Redis 客户端操作从 Redis 服务器获取数据。
设置缓存过期时间:可以为存储在 Redis 中的数据设置过期时间,以便在数据过期后将其从 Redis 中删除。
这些步骤可以使用各种语言的 Redis 客户端库来实现,例如 Java、Python、Ruby 等。
目录 一、界面布局功能
1、界面位置介绍
2、控件界面基本属性
2.1SpinBox界面属性
2.2doubleSpinBox界面属性
二、属性功能介绍
1、设置前缀
2、设置后缀
3、设置前缀与文本的间距(加空格)
此文为作者原创,创作不易,转载请标明出处!
一、界面布局功能 1、界面位置介绍 spinBox
doubleSpinBox
2、控件界面基本属性 2.1SpinBox界面属性 SpinBox用于整数的显示和输入,除了一些基本的属性之外,可以看到spinBox也有一些特殊属性,设置输入的范围,最大、最小值,如下:
设置前缀、后缀
设置步进
2.2doubleSpinBox界面属性 多用于浮点型数的输入和显示,基本属性与spinBox类似,多个设置小数点的位数(默认是两位),如下:
二、属性功能介绍 代码演示,以SpinBox为例:
1、设置前缀 ui->spinBox->setPrefix("Dec"); 2、设置后缀 ui->spinBox->setSuffix("m"); 3、设置前缀与文本的间距(加空格) ui->spinBox->setPrefix("$ "); 推荐博客:精灵球Plus介绍_清风徐来Groot的博客-CSDN博客
百度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1b634VvKMIsGdahyBLpZ3Q 提取码:6666
1.1 cat、zcat cat -n app.log | grep "error":查询日志中含有某个关键字error的信息,显示行号。
cat -n app.log | grep "error" --color:查询日志中含有某个关键字error的信息,显示行号,带颜色的。
cat -n test.log | tail -n +92 | head -n 20 :表示查询92行之后的日志;表示在前面的查询结果里再查前20条记录。
cat -n app.log |grep "error" | more:使用more和less命令分页查看日志,空格键翻页。
cat -n app.log |grep "error" > temp.txt:把日志保存到文件。
zcat shopdiy-job01.jd__shopdiy-job.warn.log-2019-03-25-1.log.gz | gerp "hotelFriendCircle poi":直接查找压缩包里的日志内容
gzip -dc app.log.2018-01-11.gz |grep "此次共实际刷数据" | more:不解压直接查看压缩包中的“关键词”信息
1.2 grep grep -E "123|abc" app.log(grep -E "123|abc" app.log --color):查询日志文件app.log中包含 关键字 123 或 包含 关键字 abc 的行。(带颜色)
在java 8中按照此步骤对map进行排序对其进行排序Collect and return a new LinkedHashMap (保持顺序) Map result = map.entrySet().stream() .sorted(Map.Entry.comparingByKey()) .collect(Collectors.toMap(Map.Entry::getKey, Map.Entry::getValue, (oldValue, newValue) -> oldValue, LinkedHashMap::new)); 按照key排序 package com.mkyong.test;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Linked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stream.Collectors; public class SortByKey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v) { Map<String, Integer> unsortMap = new HashMap<>(); unsortMap.put("z", 10); unsortMap.put("b", 5); unsortMap.put("a", 6); unsortMap.put("c", 20); unsortMap.put("d", 1); unsortMap.put("e", 7); unsortMap.put("y", 8); unsortMap.put("n", 99); unsortMap.put("g", 50); unsortMap.put("m", 2); unsortMap.put("f", 9); System.
重构的流程 1.新建项目,确定脚手架版本2.项目整体迁移3.重构路由,axios,element-plus等项目所需要的依赖4.迁移组件内容(需要的配置项移步到5目录and6目录)4-1.Login页面4-2. Home页4-3.Students管理内部的页面4-3-1.studentList(学生列表)4-3-2.InfoList(信息列表)4-3-3.InfoLists(信息管理)4-3-4.WorkList(作业列表页)4-3-5.WorkMenu(作业管理页) 5.迁移到vue3中所用到的组件5-1.面包屑组件(Breadcrumb)5-2.侧边栏 组件(Menu)5-3.头部组件(Header)5-4.分页组件(pageing)5-5.页尾组件(footer) 6.迁移到vue3中所用到的模块6-1.setToken.js模块6-2.table.js模块6-3.vaildata.js正则模块 7.总结: 1.新建项目,确定脚手架版本 1-1.新建项目
npm create vite (filename) 1-2.查看脚手架版本是否是3.0.0版本,如果是则安装成功,否则安装失败
2.项目整体迁移 把vue2中所要用到的组件以及文件,图片迁移到vue3的组件内
3.重构路由,axios,element-plus等项目所需要的依赖 3-1.下载依赖可以使用两种方式
3-1-1:将依赖一次性下载完成
npm i axios,element-plus,vue-router,sass-loader,qs, echarts,font-awesome,vite-aliases 3-1-2:使用那个就下载那个的依赖包
npm i //下载依赖 npm i axios //下载请求 npm i element-plus //下载element-plus npm i vue-router //下载路由 npm i sass-loader //下载sass npm i qs //下载qs方法 npm i echarts //下载echarts npm i font-awesome //下载图标库 npm i vite-aliases //下载@的依赖文件 下载完成移步4目录看修改vue2转换vue3的组件
4.迁移组件内容(需要的配置项移步到5目录and6目录) 4-1.Login页面 <template> <div class="login"> <el-card class="box-card"> <!-- 这里的template只是为了承载插槽 #header--> <template #header> <div class="
可以使用Python的xlrd库来读取Excel中的一列数据,具体代码如下:import xlrd# 打开excel文件 workbook = xlrd.open_workbook("example.xlsx")# 获取所有sheet sheet_name = workbook.sheet_names() print("sheet name:", sheet_name)# 根据sheet索引获取sheet对象 sheet = workbook.sheet_by_index(0)# 获取行数 rows = sheet.nrows# 获取某一列的数据 col_data = sheet.col_v
plt.legend()函数可以为图形添加图例,图例的内容是由可迭代的artist或者文本提供的,比如,可以把曲线的标签放在图例中。其完整用法为:plt.legend(handles, labels, loc, title, prop),其中:handles:图例中绘制的那些artist;labels:图例中每个artist的标签;loc:图例的位置;title:图例的标题;prop:图例中文本的属性设置。
简介 很多情况下,拿下一台主机不出网,就没办法反向连接,需要去正向连接,这里用到一个工具正向代理工具Neo-reGeorg
用法 第一步需要先设置一个密码,假设我设置的为123
python neoreg.py generate -k 123 随后它会生成php、jsp等动态脚本语言
根据网站是什么语言写的就上传什么语言就行,比如我这里是jsp的
上传后访问,如果是空白页则说明解析了,接下来是来连接了
运行脚本,-k 指定密码 -u url -p 端口
python neoreg.py -k 123 -u https://xxxxx/tunnel.jsp -p 2343 然后配置proxifier,Address填写127.0.0.1 port填写你写的端口
接着用浏览器访问内网地址,可以看到成功访问,也就是正向代理成功
学习node.js 1.什么是node.js?2.node.js中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3.node.js可以做什么?4. node.js学习思路5.node.js环境的安装6.如何在node.js中执行JavaScript代码 1.什么是node.js? node.js是一个基于Chrome v8 引擎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后端)
node.js官网 : https://nodejs.org/zh-cn/
2.node.js中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 学习node.js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学习这些内置API如何去使用
可以理解为:浏览器是JavaScript的前端运行环境
node.js是JavaScript的后端运行环境
node.js中无法调用DOM和BOM等浏览器内置API(因为运行环境所提供的API不同,node环境中也有它自己提供的一些API)
node环境的内置api
浏览器环境的内置api
3.node.js可以做什么? node.js作为一个JavaScript的运行环境,仅仅提供了基础的功能和API。然而,基于node.js提供的这些基础功能,很多强大的工具和框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所以学会了node.js,可以让前端程序员胜任更多的工作和岗位。
1、基于Express框架(http:/www.expressis.com.cn/),可以快速构建Web应用
2、基于Electron框架(https:/electronjs.org/),可以构建跨平台的桌面应用
3、基于restify框架(http://restify.com/),可以快速构建API接口项目读写和操作数据库、创建实用的命令行工具辅助前端开发、etc.…
4. node.js学习思路 我们在学习JavaScript的路径:
JavaScript基础语法 + 浏览器内置API(DOM+BOM) + 第三方库(jquery、art-templata等)
node.js的学习路径:
JavaScript基础语法+node.js内置API模块(fs、path、http等) + 第三方API模块(express、mysql)等
5.node.js环境的安装 我们想要通过node.js来运行JavaScript代码,就必须在计算机上安装node.js环境。
区分LTS版本和 Current版本的不同
1、LTS为长期稳定版,对于追求稳定性的企业级项目来说,推荐安装LTS版本的 Node.js
2、Curent所版,对于过新的用户说,推荐安装 Currert版本的 Node.js,但是 Current本中可能存在隐藏的Bug或安全性漏洞,因此不推荐企业级项目中 使用Currert版本的 Node js
查看node版本号:终端输入命令:node-v,按回车即可查看
6.如何在node.js中执行JavaScript代码 1、打开js文件所在目录的终端
2、输入:node 要执行js文件的名字
近期新电脑重新安装了新的anaconda,想着给jupyter notebook装上nbextensions模块敲python时有目录方便,用命令提示符开始安装:
pip install jupyter_contrib_nbextensions -i https://pypi.tuna.tsinghua.edu.cn/simple 最后发现一大片红色提示,报错ERROR: Failed building wheel for jupyter-nbextensions-configurator,安装不成功
开始以为是jupyter notebook版本过高>6.0的版本,就尝试降级<6.0的版本,后续卸载继续安装。发现使用上述安装方法会装jupyter_contrib_nbextensions-0.7.0的版本并提示与jupyter notebook当前的版本不兼容,依旧解决失败。
网上找了很多方法不成功,但本质都是需要在下载相应版本的python版本的包,然后在本地安装,问题是jupyter_contrib_nbextensions的包不要求python版本,那就可能是nbextensions自身版本太高问题导致的不兼容然后安装失败,最后在Python jupyter-contrib-nbextensions项目安装包(第三方库)下载资源&安装指南页面 - PyPI - Python中文网 (cnpython.com)找到0.5.1版本的jupyter_contrib_nbextensions
在下载到本地安装
pip install+安装包文件路径 成功解决!
C语言文章更新目录 C语言学习资源汇总,史上最全面总结,没有之一
C/C++学习资源(百度云盘链接)
计算机二级资料(过级专用)
C语言学习路线(从入门到实战)
编写C语言程序的7个步骤和编程机制
C语言基础-第一个C程序
C语言基础-简单程序分析
VS2019编写简单的C程序示例
简单示例,VS2019调试C语言程序
C语言基础-基本算法
C语言基础-数据类型
C语言中的输入输出函数
C语言流程控制语句
C语言数组——一维数组
C语言数组——二维数组
C语言数组——字符数组
C语言中常用的6个字符串处理函数
精心收集了60个C语言项目源码,分享给大家
C语言核心技术——函数
C代码是怎样跑起来的?
C语言实现字符串的加密和解密
C语言——文件的基本操作
使用C语言链表创建学生信息并且将信息打印输出
图解C语言冒泡排序算法,含代码分析
实例分析C语言中strlen和sizeof的区别
开发C语言的3款神器,VS2019、VScode和IntelliJ Clion
动图图解C语言选择排序算法,含代码分析
动图图解C语言插入排序算法,含代码分析
C语言指针数组和数组指针详解
5分钟搞懂C语言中的传值和传址
C语言——动态数组的创建和使用
C语言实例专栏(持续更新中…)
需求 在控制台打印余弦曲线。
余弦曲线又叫余弦波(cosinwave),是一种来自数学三角函数中的余弦比例的曲线。也是模拟信号的代表,与代表数字信号的方波相对。
标准的纯余弦函数公式为:
实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define PI 3.141592653 #define BIG_SIZE 10 //图形放大的倍数 int main() { int x;//x轴 double y;//y轴 int m; for (y = 1; y >= -1; y -= 0.1) {//y的取值范围是-1~1,这里设置步长为0.
1、缓存预热 场景:“宕机”
服务器启动后迅速宕机
问题排查:
1.请求数量较高,大量的请求过来之后都需要去从缓存中获取数据,但是缓存中又没有,此时从数据库中查找数据然后将数据再存入缓存,造成了短期内对redis的高强度操作从而导致问题
2.主从之间数据吞吐量较大,数据同步操作频度较高
解决方案:
前置准备工作:
1.日常例行统计数据访问记录,统计访问频度较高的热点数据
2.利用LRU数据删除策略,构建数据留存队列例如:storm与kafka配合
准备工作:
1.将统计结果中的数据分类,根据级别,redis优先加载级别较高的热点数据
2.利用分布式多服务器同时进行数据读取,提速数据加载过程
3.热点数据主从同时预热
实施:
4.使用脚本程序固定触发数据预热过程
5.如果条件允许,使用了CDN(内容分发网络),效果会更好
总的来说:缓存预热就是系统启动前,提前将相关的缓存数据直接加载到缓存系统。避免在用户请求的时候,先查询数据库,然后再将数据缓存的问题!用户直接查询事先被预热的缓存数据!
2、缓存雪崩 场景:数据库服务器崩溃,一连串的场景会随之儿来
1.系统平稳运行过程中,忽然数据库连接量激增
2.应用服务器无法及时处理请求
3.大量408,500错误页面出现
4.客户反复刷新页面获取数据
5.数据库崩溃
6.应用服务器崩溃
7.重启应用服务器无效
8.Redis服务器崩溃
9.Redis集群崩溃
10.重启数据库后再次被瞬间流量放倒
问题排查:
1.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缓存中较多的key集中过期
2.此周期内请求访问过期的数据,redis未命中,redis向数据库获取数据
3.数据库同时接收到大量的请求无法及时处理
4.Redis大量请求被积压,开始出现超时现象
5.数据库流量激增,数据库崩溃
6.重启后仍然面对缓存中无数据可用
7.Redis服务器资源被严重占用,Redis服务器崩溃
8.Redis集群呈现崩塌,集群瓦解
9.应用服务器无法及时得到数据响应请求,来自客户端的请求数量越来越多,应用服务器崩溃
10.应用服务器,redis,数据库全部重启,效果不理想
总而言之就两点:短时间范围内,大量key集中过期
解决方案
思路:
1.更多的页面静态化处理
2.构建多级缓存架构
Nginx缓存+redis缓存+ehcache缓存
3.检测Mysql严重耗时业务进行优化
对数据库的瓶颈排查:例如超时查询、耗时较高事务等
4.灾难预警机制
监控redis服务器性能指标
CPU占用、CPU使用率
内存容量
查询平均响应时间
线程数
5.限流、降级
短时间范围内牺牲一些客户体验,限制一部分请求访问,降低应用服务器压力,待业务低速运转后再逐步放开访问
落地实践:
1.LRU与LFU切换
2.数据有效期策略调整
根据业务数据有效期进行分类错峰,A类90分钟,B类80分钟,C类70分钟
过期时间使用固定时间+随机值的形式,稀释集中到期的key的数量
3.超热数据使用永久key
4.定期维护(自动+人工)
对即将过期数据做访问量分析,确认是否延时,配合访问量统计,做热点数据的延时
5.加锁:慎用!
总的来说:缓存雪崩就是瞬间过期数据量太大,导致对数据库服务器造成压力。如能够有效避免过期时间集中,可以有效解决雪崩现象的 出现(约40%),配合其他策略一起使用,并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记录做快速调整。
3、缓存击穿 场景:还是数据库服务器崩溃,但是跟之前的场景有点不太一样
文章目录 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数据总线 CPU对内存(存储器)进行读写,需要与内存有以下信息交互:
操作内存的地址(地址信息)对该内存读或写的控制指令(控制)读或写的数据(数据信息) CPU通过总线将信息传输给存储器芯片,根据传送信息的不同,从逻辑上分为3类:
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CPU通过地址总线来指定存储器单元的,地址总线上能传送多少个不同的信息,CPU就可以对多少个存储单元进行寻址。
一个CPU有 N 根地址总线,则表示这个CPU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 N,那么这个CPU则最多可以寻找 2 的 N 次方个内存单元。
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是一个统称,实际上CPU有多少根控制总线,就意味着有多少种控制
例如一般的读写控制,需要一个读控制总线和一根写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其他器件的控制能力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的个数即为数据总线的宽度。
例如8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以传送一个字节,16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以传送两个字节。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 CPU 和外界的数据传输速度。